我曾有幸见证了摄影师朱钟华在上海莫干山路创意园的作品分享会。他的作品全都是从街头拍摄,采用黑白相纸,强烈对比度,加上一些不经意的盲拍元素,使得画面变得模糊、失焦和抖动,这种效果反而让人觉得画面更加五彩斑斓。这让我联想到他在《时间的味道》这本画册中所展示的许多女性肖像,其中很多只捕捉到了她们身体的一部分。他解释说,他并不追求完美,而是想要捕捉时代变化最先体现在女性身上的线条和局部。
林路老师在《时间的味道》的序言中评价朱钟华的摄影语言为“老道”,幽默而具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让人忍俊不禁。然而,朱钟华自己则表示,他更喜欢平淡无奇的照片,不愿意套路。他似乎是在与评论家作对,但也许这是他心中的艺术求新求变之火燃烧着。在他的镜头下,世界支离破碎。
顾铮老师认为,朱钟华通过寻找打破日常惯例式看法图像来更新我们对于生活的看法。在朱老师长期摄影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纪实与纪虚之间寻找平衡,以突破日常生活中的超拔现实企图。他的方法简单却深刻,如同电影快门一按,就能捕捉到那瞬间的心跳。
朱老师自己的话语表达了他拍照的心态:无为地取景,无需纠结即可拍出精彩。这份创作方法简洁而生动暴露了他的心思活动。我注意到,大多数被摄对象都处于紧张或要紧时刻,这些瞬间如视频截图一样重要——快门按下太早或太晚,都可能错过最佳时机。在这样的瞬间,只有释放快门才能将时间凝固成永恒。此过程似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决定性瞬间,却又不同于布勒松那种严谨精确。而现在,是一个打破一切规则探索真理的大时代。
尽管如此,有时候我还是会怀疑,在那个充满形式束缚时代里是否真的需要这样一种追求自由性的方式?但是,看着那些由此产生的人物姿态,我明白了,那些束缚已被舍弃,将大师们留下的“几何图形”交还给他们,然后走近被摄对象,用迷惑的手段构建关联,或是非关联,从容舒展,让生命姿态得以流畅发展。这就是我的理解,也是我想说的关于《时间的味道》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