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有幸见证摄影师朱钟华在上海莫干山路创意园的作品分享会上,他展示了他近期的街头摄影作品,这些黑白照片以其强烈对比和部分失焦的特效,给人一种五彩斑斓的错觉。这种“填色”的效果,在我看过其他摄影师的黑白作品时并不那么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朱钟华镜头下的上海生活实在太过丰富多彩所致。
《时间的味道》画册中,朱钟华拍摄了许多女人的侧面或局部,他解释说,他在捕捉女性线条和变化,而不是她们整体形象。他还强调,小女子世界最繁华的大街都是为她们服务,但他的镜头抓住的是一种不同的美,一种被预设阅读轨迹中的美。
著名评论家林路老师评价这本画册时称,朱钟华老道的语言、幽默视角,让现实上海街头染上了魔幻现实主义风韵,让人忍俊不禁。然而,朱钟华自己却说他喜欢平淡无奇的照片,不愿套路。这让人觉得他心中那团艺术求新求变之火奔腾不息,同时拍下很多质朴写真,以自证“相机拍的是拍摄者本人的立场”,好的照片是“没有火气,拒绝套路”。
顾铮评论说,朱钟华先生的一些照片体现了他努力超拔现实企图。他在寻找打破日常惯例式看法的图像,以此更新我们的生活观。他的长期工作是在纪实与纪虚之间寻找动平衡支点,以求突破日常生活中的超拔现实企图。
《时间的味道》内页显示出他的取景方法——无为地等待,那一刻的心动。但实际上,这需要精准把握快门瞬间,将滚动中的静帧保存下来。在决定性瞬间出现之前,他会观察光线、人物走向等情况,为万无一失做准备。
不同于亨利·卡蒂埃-布勒松追求几何图形和严谨规则,朱老师将这些形式上的束缚放下,将大师传统交还给大师,然后迷惑被摄对象,使其产生某种关联或本不应有的关联,从容舒展心态神色,即达到开放式意境表达,也是摄影赋予人的一种思维创造力。
最后,我想提醒你,不要被朱老师简洁的话语蒙蔽眼睛,对于简单而言,其真理深远。如果真是这样,它便成为了一种高级技艺,无需再言语解释。